数控加工零件图的工艺分析
(1)、数控加工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、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,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。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,除要求正确、完整和清晰外,还应考虑合理性,既要满足设计要求,又要便于加工、测量。?关于尺寸标注主要包括功能尺寸、非功能尺寸、公称尺寸、基本尺寸、参考尺寸、重复尺寸等等。? 该零件图说标注的尺寸均完整、无误,使加工者容易分析、测量、加工,根据这些尺寸精度,确定其毛坯为Φ95*250mm,材料为45钢。 (2)、分析数控加工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 该零件的轮廓主要由圆柱面、球面、沟槽及键槽、内孔等等。 (3)、分析数控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为细长轴,细长轴具有直径小、长度太长等特点,加工起来悬?身长度太长了,容易出现震刀或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值太低,所以加工?时必须用辅助的跟刀架和辅助夹具。还有热处理时所注意的,因为冷?作硬化后会变形,出现躬行或S型。 (4)、分析数控加工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 ①、该零件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齐全、合理 ②、该工序中的数控切削加工精度要求较高,数控车床厂家,在数控机床中可以达到此?要求,在加工中分为粗加工,半精加工,佛山数控车床,精加工三个步骤进行。 ③、图中Φ90的外圆尺寸的左端均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,此段所有?工序应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完成,键槽除外。 ④、对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表面,应采用圆周恒线速度切削。
数控车床故障的正确处理步骤
不同牌子机床的数控系统设计各有千秋,但不管是什么牌子的系统,里面的基本原理和构造都是类似的。所以数控车床出现故障时,维修人员需要按照正确的处理步骤来排查故障问题:
现场实际情况来盘查掌故障信息,做到“多检查,少拆装”避免造成故障问题加多。根据故障信息的难度,记录出故障部位的全部可能的疑点。准备好技术资料,数控车床说明书、电气的控制原理图等等,这是基本的故障检查方法,记录好排除故障的步骤,要求可行性。利用万用表、示波器等测量工具,用试验的方法验证并检测故障,确定故障部位,分析故障属于机械故障还是电气故障,是系统自身故障还是外部故障造成等等。故障的排除通方法就是要找到故障原因根据排除法很快就解决了。
数控系统是机床的核心部位就像人的心脏,它的编程操作运行,影响到整个机床运行的正常与否。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数控系统硬件、软件报警功能,CNC数控车床,在新代数控系统中均设置有很多的硬件报警指示装置,设置硬件报警指示装置是提高数控系统的可维护性。CNC系统都具有自诊断功能。在数控系统工作期间,能够适时使用自诊断程序对系统进行快速诊断。如果检测到故障,就会立即将故障以闪灯报警的方式显示在CRT上或点亮面板上报警指示灯。而且这种自诊断功能还能够将故障分类报警。
数控车床简单故障报警处理的方法
凯恩利数控车床具有完善的自警功能,能够随时监控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工作状态,数控车床的大部分故障能够出现报警提示,根据故障的提示,可以及时处理问题,提高数控车床工作状态。
CNC加工中出现这些问题,你怎么处理?
一、工件过切:
原因:
1、弹刀,刀具强度不够太长或太小, 沈阳数控车床,导致刀具弹刀。
2、操作员操作不当。
3、切削余量不均匀。(如:曲面侧面留0.5,底面留0.15)
4、切削参数不当(如:公差太大的、SF设置太快等)。
改善:
1、用刀原则:能大不小、能短不长。
2、添加清角程序,余量尽量留均匀,(侧面与底面余量留一致)。
3、合理调整切削参数,余量大拐角处修圆。
4、利用机床SF功能,操作员微调速度使机床切削达到更佳效果。
二、分中问题:
原因:
1、操作员手动操作时不准确。
2、模具周边有毛刺。
3、分中棒有磁。
4、模具四边不垂直。
改善:
1、手动操作要反复进行仔细检查,分中尽量在同一点同一高度。
2、模具周边用油石或锉刀去毛刺在用碎布擦干净,后用手确认。
3、对模具分中前将分中棒先退磁,(可用陶瓷分中棒或其它)。
4、校表检查模具四边是否垂直,(垂直度误差大需与钳工检讨方案)。
三、对刀问题:
原因:
1、操作员手动操作时不准确。
2、刀具装夹有误。
3、飞刀上刀片有误(飞刀本身有一定的误差)。
4、R刀与平底刀及飞刀之间有误差。
改善:
1、手动操作要反复进行仔细检查,对刀尽量在同一点。
2、刀具装夹时用风枪吹干净或碎布擦干净。
3、飞刀上刀片要测刀杆、光底面时可用一个刀片。
4、单独出一条对刀程序、可避免R刀平刀飞刀之间的误差。
姓名: | 温先生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929480028 |
业务 QQ: | 879153465 |
公司地址: |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|
电话: | 0769-82826580 |
传真: | 0769-82826580 |